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业资讯 > 产业应用


漫谈人工智能技术给农业注入新动能

2021-2-4 9:50:13    点击:

央广网北京611日消息   据中国乡村之声《三农中国》报道,人工智能是这两年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,2018年,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额高达1311亿元。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和农业生产距离很近。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领域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?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:

张子雨:再过几天,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就将拉开帷幕,媒体在采访创业周相关企业的时候发现,已经有不少农业和人工智能结合的项目。比如有一家科技企业设计出了一套农田基础数据采集系统,从农田的长宽,位置,到土质信息,播种方式,最终产量,都可以调查归档。经过了这些流程,不仅可以检测粮食生产情况,还可以控制农药使用,防止土壤污染。在数据收集过程中,很多地方使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。

具体来说,人工智能能干啥呢,有人已经总结出来了。

一是种子检测。种子质量关系到作物的产量,传统的种子检测方式需要人工进行,流程非常复杂,而且可能存在误差。而利用图像分析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技术,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,不会对种子造成任何破坏。

种植环节人工智也能大显身手。现在,机械化已经成为主流,智能化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。种植、打药、采摘、分拣,都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机械自动完成,而且机器不用休息,很少犯错,在一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环节,会产生明显效果。

病虫害和杂草的监控也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。图像识别技术加上成熟的数字化管理,人工智能就可以通过农作物的外观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和应对。

政策层面,人工智能也已经获得了支持。早在2017年,国务院就印发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其中提到,发展智能农业,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、智能化农业装备、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。

在科研领域,教育部去年印发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,这当中有不少内容能够和农业发展挂上钩。

      从实际情况看,人工智能要落地,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而言比较可观,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,那就是如何让这些好技术更好,更顺畅地在田间地头扎根。这需要工业制造层面降低成本,提升效率,在管理层面,就需要补贴、融资等政策逐步跟上。



Copyright © 2021 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互联网ICP备案:粤ICP备2021014814号-1
地址: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大宁工业区宁江路15号

二维码